天缘知识 > 百态 > 正文

​平城区是哪个城市(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

2025-08-19 13:52 来源:天缘知识 点击:

平城区是哪个城市(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

平城区属于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大同市中部,大同盆地中心。平城区东邻云州区,西毗十里河、平旺乡,南濒东河河、时庄,北抵白马城、安家小村,大同市平城区总面积约为246平方千米,下辖18个街道,人口为1105699人。

平城区是哪个城市(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

地势地貌

地势西北略高,东南稍低,区内无高山丘陵,座落在大同盆地腹部。基本为平原地带,西北东三面环山。御河(又称“浑水”)、十里河,分别由北向南,自西转东南,流经境内。

大同平城区周围北部是阴山山脉,东南部是恒山山脉,西部是洪涛山山脉,北、东、西三面为群山环绕,御河、十里河汇穿东南流走,流域内土地肥美。

水系

本区周围主要的河流是桑干河、御河、十里河。

桑干河从应县,经由郑家庄,流入城南,再通过浑河转入大汤头、五渐疃,向东过佛堂寺、吉家庄,再转兼场、左马村、东册田等村落流入广灵县,浇灌了大片良田,其册田水库存水数亿立方米,为北京供水之储水库之一。

御河的上游称得胜河。得胜河亦名三台道河,发源於内蒙,向东南流入丰镇,经得胜堡,由东北方过堡子湾,宏赐堡,在榆涧村附近与由北面来的镇川水汇合,过孤店,白马城,经城东流过艾庄,周家堡,注入桑干河。

十里河本名武周河,发源于内蒙的菱角海,经左云县,向东流经高山、云冈、小站,过城南流入御河。明清时代到解放初期,有护城河流经大同城四周,经水泉湾流入御河,八十年代初期因城建而填埋。

气候

平城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气温6.6℃。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年际变化大。

平城区是哪个城市(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

山系

平城区周围山脉,城西有七峰山、武周山平均海拔为1700米。盛夏常有残雪,七峰有敛峰、鳌峰、白云峰、摩天峰、玉女峰等七峰。其中摩天峰最高,山上有玉龙洞,其深不可测。山上还建有禅房寺等,为一著名古迹。云冈寺建在武周山上,蔚为壮观。

城东部有马铺山、采凉山最高峰海拔1830米。山上建有采凉大王庙和采凉山,而且药草众多,另外还有明朝的历代代王墓及汉高祖白登被围碑。采凉山名最早於《金史地理志》、《北魏地形志》中又称之为石念山,最高山峰亦是常年积雪不断。

城北有方山,方山左右分切镇川水和得胜河,其山巅有拓拔魏诸皇帝的陵寝和祁皇陵墓。方山稍南,隔着得胜河的山叫诈神山。唐书《沙陀列传》中“李克用引军百神堆深入云州”中的神堆就是该山。俗称之为孤山,山下有孤山村,山的北面是野狐岭。

城西北还有雷公山,雷公山上有雷公庙。

平城区是哪个城市(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

特产美食

1、大同莜面

大同莜面是山西北部地区常见的一种面食,是用炒熟的莜麦磨制成面粉,然后用开水和面,再将和好的面切成面条,上锅蒸熟。吃的时候既可以冷拌(加烧茄子、拌黄瓜丝、水萝卜丝),也可以加热浇头(羊肉臊子配蘑菇),味道鲜美。品种有推窝窝(俗名“拷栳栳”)、搓鱼儿、压饸烙等。

2、大同沙棘

大同沙棘,俗称酸溜溜,是一种多年生野生落叶灌木。果实呈椭圆形,成熟后为橙黄色或红色,味酸可口。每到农历九月,在百草枯槁的百里煤田上,惟独沙棘生长茂盛,果实累累,像一串串红色珍珠。沙棘含糖20%,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以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近年来开发出多种饮料、食品,无菌无毒,甜酸味美,清暑解渴,沁人心脾。随着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一系列林业工程的实施,沙棘已成为大同市一种常见的乡土树种。

3、大同黄花

大同黄花,具有苗大苔繁、肉厚角长、七蕊色黄、营养价值极高等特点,可称“国内一绝”。黄花菜不仅可作为一道高档菜肴加以品尝,更主要的是它营养成份可制成多种健脑、降压、利尿、安神、防癌等补品。大同的黄花有三大优点:一是颜色鲜黄,干净无霉,一色金光灿烂,绝少黑斑霉货;二是角长肉厚,线条粗壮,肥颀整齐;三是油性大,脆嫩清口,久煮不烂。

平城区是哪个城市(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

旅游景点

1、纯阳宫

纯阳宫,俗称吕祖庙。位于大同市城区鼓楼西街14号。坐北朝南,东西长18.52米,南北宽23.9米,占地面积44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为清代遗构。当时寺观规模宏大,供奉纯阳吕祖,每年正月初八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场面空前。

2、华严寺

华严寺,亦名大华严寺,位于大同城内清远街中段西侧。南北长207.6米,东西宽298米,占地面积61865平方米。依契丹族崇日习俗,寺址坐西朝东,始建于辽,现存最早建筑为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清宁八年(1062)重建,是年并“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兼具皇室宗庙性质。

3、平城遗址

平城遗址,文献与地面遗迹难以对应,城垣四至尚未确定。据历年来的考古调查推测,平城遗址大致位于今大同市老城区、操场城至火车站一带以及御河东岸南北一线。平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城,位于操场城至站东一带。南部为郭城,据《魏书·太宗纪》记载:“绕宫城南,悉筑为坊”。泰常七年(422)“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经近年来的考古钻探与调查,发现北魏平城大致叠压在明清府城之下,只是北魏城略大而已。

4、九龙壁

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城区和阳街南侧。坐南朝北,南北长38.6米,东西宽64.5米,占地面积2490平方米。据《大同县志》记载,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邸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