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缘知识 > 百态 > 正文

​盘点你不知道的皇帝 唐朝 圣神皇帝武则天

2025-11-16 20:22 来源:天缘知识 点击:

盘点你不知道的皇帝 唐朝 圣神皇帝武则天

唐朝

圣神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档案:

生卒年:公元624~705年

父母:父,武士彟,母,不详

丈夫:李世民,李治

年号: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等

在位时间:公元684年~690年;公元690~705年

谥号:则天顺圣皇后

庙号:无

陵寝:陕西乾陵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也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又是大周王朝的建立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封建王朝,从高祖李渊公元618年开国至公元907年哀帝李亡国,历时290年,其中武则天就掌控了近半个世纪。她惊才绝艳,在男尊为统的封建时代,以女流之身走上了权力的顶峰;她励精图治,用自己天才的政治手腕,将唐朝贞观之治的繁荣延续下去,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入皇宫终封后

武则天(624-705)出生于寒门官宦之家,其父武士彟因赞助李渊建唐获封开国功臣。幼年因门第遭贵族排挤,养成果决善谋的性格。贞观十一年(637)14岁入宫为太宗才人,虽因才貌获赐名"武媚",却未得宠幸,蛰伏十二年间通过侍奉文书熟悉朝政。贞观末年侍疾时与太子李治暗生情愫。

太宗驾崩后,依制出家感业寺。永徽元年(650)借高宗祭奠之机重续前缘,得王皇后助力还俗入宫。她以谦卑姿态周旋于后妃斗争,先联王废萧淑妃,后不惜掐死亲生女嫁祸王皇后。永徽六年(655),通过拉拢李义府等朝臣形成"拥武派",冲破"废王立武"争议,终以31岁之龄成为大唐皇后。这段两度入宫的传奇,为其日后掌权开辟了道路,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手腕与决绝心性。

冷血弄权 巾帼不让须眉

武则天成为皇后后,迅速以铁腕肃清后宫,虐杀王皇后、萧淑妃震慑众人,独享高宗专宠,并借生育六子稳固地位,推动嫡子李弘取代原太子李忠。

高宗体弱多病,武则天趁机参政。她将矛头指向曾反对立后的权臣长孙无忌,借许敬宗构陷其谋反,迫其自尽,并清洗其党羽,提拔李义府、许敬宗等亲信为相。660年高宗患疾,武则天正式代掌朝政,迅速培植势力,甚至在高宗病愈后仍主导权柄。664年,高宗密谋废后,武则天反杀宰相上官仪,从此“二圣临朝”,帝后共治,其“建言十二事”革新政纲,实际掌控帝国命脉。

为巩固权威,武则天修订《姓氏录》,以官阶取代门第排序,将武氏列为第一,瓦解士族特权,扶持寒门入仕。她首创“北门学士”集团,以修撰之名让文人参与决策,削弱相权,构建自己的官僚体系。同时,她通过封禅泰山时主持亚献之礼、广施恩赏,进一步笼络群臣。

总章元年(668年),武则天辅佐高宗平定隋唐两代未能攻克的高句丽,设安东都护府驻军,彰显其军政才能。

武则天以冷酷权谋扫清障碍,但其改革打破了阶层固化,推动科举兴盛,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从后宫到御极天下,她以女性之身重构了帝国权力格局,成为中国史上独一无二的政治传奇。

虎毒食子 女皇登基

武则天为夺帝位逐步清除亲子障碍:长子李弘因与母后政见不合,675年被毒杀;次子李贤680年遭废黜,684年被杀;三子李显继位两月即遭废黜;幼子李旦成傀儡皇帝。683年高宗驾崩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独揽大权。

为改朝换代,她迁都洛阳并改称神都,改革官制名称,追封武氏先祖。684年徐敬业扬州起兵反武,骆宾王作《讨武曌檄》响应,武则天派30万大军40天平定叛乱,期间借机清除宰相裴炎势力,全面掌控外廷。

685年后推行酷吏政治(如《罗织经》制造恐怖)与启用贤臣(狄仁杰等)双轨并行,稳固统治。688年制造"洛水献碑"祥瑞,次年借《大云经》宣称弥勒转世,李唐宗室起兵反遭镇压。690年重阳节,67岁的武则天正式称帝建周,追尊武氏先祖,立七庙,完成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的权谋之路。

千秋功过任评说

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建立武周,延续唐初繁荣,创立殿试、武举等影响深远的制度。执政期间广纳男宠,设控鹤监管理后宫,先后宠幸薛怀义、御医沈南蓼及张易之兄弟,其中张氏兄弟干政引发朝野不满。

晚年深陷立储困局,经权衡于698年迎回李显立为太子,并令李武两家盟誓共处。705年病重时,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诛杀张氏兄弟,迫其退位。中宗复唐后,武则天移居上阳宫,年末病逝前自请去帝号,以皇后身份与高宗合葬乾陵,仅留无字碑任人评说。

作为中国唯一女帝,她掌权近半世纪,铁腕治国却维持盛世,既背负杀亲夺权骂名,亦留下"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历史功绩。

点评: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毛泽东

#皇帝的故事##皇帝轶事##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