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缘知识 > 旅游 > 正文

​遵义到黎平多少公里荔波小七孔到贵阳多少公里

2025-09-21 12:54 来源:天缘知识 点击:

遵义到黎平多少公里荔波小七孔到贵阳多少公里

黎平会议会址

1934年12月18日, *** 中央在贵州黎平召开中央政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

黎平会议的具体召开地点是,贵州黎平县二郎坡胡荣顺商号。

黎平会议的历史意义:黎平会议关系到红军命运、中国革命前途,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开端。

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准备。

黎平会议时间地点意义

12月18日,黎平会议召开。

会上,博古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但是也将自己的错误推得一干二净。

黎平会议上, *** 首先提出放弃原定的到湘西去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为西入贵州、挺进黔北、占领遵义,在黔北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这一方针最后也得到大多数与会人员的赞同。

黎平会议扭转了博古、李德一手包办军事、取消集体领导、个人独断专行的局面,纠正了博古、李德的错误军事路线,打破了博古、李德的一言堂。

黎平会议之一次自主地决定了红军进军路线的系列问题,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基础。

此后,在以 *** 为首的中央政治局的领导下,中央红军按照黎平会议上的战略方针,向贵州北部方向进发,随后突破乌江天险,渡过乌江,攻占遵义,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实现了中国 *** 生 *** 攸关的伟大转折。

黎平会议的胜利召开,同时也是中央红军取得最终胜利的一大历史转折点。

*** 在黎平会议上提出的战略思想,使得中央红军避免过多的走弯路,大大节省了中华儿女在战争的黑暗中费力摸索的时间。

黎平会议参加人员

黎平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参加者有 *** 、周恩来、张闻天、朱德、博古、王稼祥等。

会上, *** 同志坚决主张中央红军放弃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力主改向黔北进军,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

他具体分析了敌我情况的变化,强调指出:根据敌我情况的变化,中央红军应向遵义地区挺进,如有可能,还可以入川,会合红四方面军,在川陕协同作战。

遵义会议召开的必然性

遵义会议得以召开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是遵义会议是在严峻的历史关头召开的。

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长征初期,红军连续突破了 *** 军队重兵设置的四道封锁线,经过湘江战役等残酷战斗,遭受重大损失。

1934年12月上旬,中央红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进入广西,如果继续前往湘西,就会陷入 *** 军队的重重包围,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

在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危险的情况下,召开了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对左倾军事错误的纠正。

没有遵义会议,红军可能遭到更大的损失。

二是遵义会议是有通道、黎平、猴场会议做基础的。

面对红军长征途中的严峻形势,1934年12月12日, *** 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红军的行动方向问题。

12月18日, *** 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就红军的行动方向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

1935年1月1日, *** 中央政治局在猴场召开会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了黎平会议关于创建川黔边新苏区的决定。

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这三次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三是中央红军进驻遵义才有短期休整。

1935年1月6日,中央红军渡过乌江天险,7日占领遵义。

9日, *** 中央和中央军委纵队进驻遵义城。

红军长征以来,连续苦战激战,进驻遵义,中央红军之一次有了短暂的休整机会。

这是会议选择在遵义召开的一个重要原因。

黎平会议的历史有哪些

黎平会议的历史有:

1.会议的时间和地点:1934年12月18日六届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县城召开会议

2.参加会议人员:周恩来主持会议,参加者有博古、朱德、张闻天、 *** 、王稼祥、陈云、 *** 等。

李德因病没有出席。

3.会议内容:继续讨论红军的战略方针与进军路线问题。

博古仍坚持中央红军进入湘西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意见; *** 则主张放弃原定计划,改向黔北进军,创建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根据地。

经过激烈争论, *** 的建议得到与会多数同志的赞同,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

同时还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以便审查黎平会议的决定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

4.意义:黎平会议是通道会议争论的继续,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为遵义会议纠正左倾军事冒险主义错误,做了重要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