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缘知识 > 旅游 > 正文

​山水之城经历新的山水之变

2025-09-21 05:33 来源:天缘知识 点击:

山水之城经历新的山水之变

这是7月2日拍摄的交城县污水处理厂内的二沉池。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这是7月3日无人机拍摄的交城县会立乡中庄村的庞泉沟水上乐园。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新华社太原7月9日电 题:山水之变看交城

新华社记者王文化 魏飚

一首传唱多年的民歌《交城山》,让交城广为人知。



山西省交城县,地处吕梁山区,这个被称为"山水之城"的地方,正在经历新的山水之变。



治水治污:水变清变"靓"

"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交城浇了文水……"《交城山》唱出了交城的山水禀赋,也道出了人们望水兴叹的无奈。



发源于交城的文峪河,是汾河的大支流,河水在交城山区转了个弯,流向了地势较低的文水县。



交城山多川少,多年来,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



而环抱县城的两条"小河流"——瓦窑河和磁窑河,也因承载生产和生活的污水排放,饱受其困。



治水先要治污。



记者近日在交城县污水处理厂看到,提标升级已经完工,提温保温工程施工正在紧张进行。



经理范英杰说,改造后日处理污水将从1万吨提升到2万吨,能保证交城县城10多万人的生活污水处理,而且县城污水处理管网还在不断增加……

位于交城东部的交城经济开发区,聚集着70多家工业企业,曾是河流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山西上德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强景说,以前企业污水都是各自分散处理,企业多总量大,河流难以承受。



如今日处理能力1.5万吨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行,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现在,50户企业废水全部进入新建成的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其他企业管网正在加速推进。



"马强景说。



在瓦窑河、磁窑河、白石南河"三河"交汇处,交城县通过采取截污治污、建设湿地等措施给河流交界安装了一个"总开关"。



据介绍,这一项目受益的不仅仅是交城,它涉及太原、吕梁两市,流域面积广,覆盖人口多。



交城的水正在变清也在变美。



在县城的磁窑河-瓦窑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施工现场,河道内正在铺设鹅卵石。



施工方说,1号坝很快将蓄满清澈干净的河水,这里即将变为景观河道。



磁窑河附近小区居住多年的居民张春飞说,我的房子将会升值为"河景房"。




这是7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位于交城县城北的卦山。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这是7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交城县一角。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植树造林:山更绿更"俏"

位于交城县城北3公里的卦山,因形状类似八卦而得名,山中古木新树连成一片,绿色遍布。



作为山西第二大林业县,如今,交城县森林覆盖率达54%以上。



"这源于持续开展的绿化工作。



"交城县林业局局长吴红清说,这些年,交城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扩大黄土高坡绿色"版图"。



80岁的太原游客陈月兰告诉记者说,她和老伴儿多次来卦山登高,相比10多年前,交城的山越来越绿了。



"2016年以后,栽种的品种也不一样了。



以前以侧柏、油松为主,不利于防火、防虫害。



现在栽种的苗木选用金枝槐、金叶榆、西府海棠、黄栌、木槿等,呈现出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



"吴红清说。



矿山由此发生变化。



在岭底乡的一个山沟里,大面积的矸石山正在披上绿装。



山西焦煤汾西中兴煤业煤矿负责人说,这是一个"V"字形的山沟,煤矸石倾倒这里后,马上进行移土植树。



一家工业企业负责人说,而今企业出现环保问题,一次警告,再犯就不能在交城投资办厂了。





这是7月3日无人机拍摄的位于交城县庞泉沟镇的苏家湾村。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这是7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位于交城县西石侯村的瓦窑河、磁窑河、白石南河"三河"交汇处。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依托山水:开旅游"新篇"

交城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水相间,森林覆盖率高达74%,是黄土高原难得的绿洲,有"华北绿肺"之称。